• 期刊首页
  • 关于学会
  • 期刊导读
  • 投稿须知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介绍
关于学会
期刊导读
投稿须知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学会动态

  • 建立全科制度 践行全人服务—2015中国全科...
  •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食...
  • 国家卫生计生委马晓伟副主任一行来中华医学...
  • 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携手全国呼吸界知名专...
  • 医学教育拓荒者 百年学会奠基人

通知公告

  • 关于公布2015年中华医学会等第二批Ⅰ类学分...
  • 关于申报2016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通知
  • 中华医学会关于请各地方医学会提供《2015中...
  • 中华医学会关于201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
  • 关于中华医学会推选院士候选人的公示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08 > 信息摘要

基线MELD、MELD-Na、iMELD 3种模型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出 处】: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衰竭 终末期肝病模型 近期预后 评估价值

【作 者】: 李晨 [1] ; 游绍莉 [2] ; 刘鸿凌 [2] ; 刘婉姝 [2] ; 万志红 [2] ; 唐国 [3] ; 辛绍杰 [2]

【摘 要】目的 探讨基线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MELD-Na、整合MELD模型(iMELD)3种模型评估初始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解放军第三○二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32例初始治疗的HBV相关ACLF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随访,分析患者入院时MELD、MELD-Na、iMELD与12周时临床转归的关系,评判3种模型对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最终191例患者完成12周临床随访,完成率为82.33%;死亡85例,病死率为44.50%.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基线MELD(分:26.65±7.75比21.19±5.42,t=-5.720,P=0.000)、MELD-Na(分:29.16±11.35比21.72±6.33,t=-5.729,P=0.000)、iMELD(分:47.19±10.96比38.02±7.01,t=-7.011,P=0.000)、总胆红素[TBil(μmol/L):374.3±150.1比305.5±147.1,t=-3.182,P=0.002]、肌酐[Cr(μmol/L):110.7±90.1比71.1±35.1,t=-4.157,P=0.000]、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3±0.9比2.0±0.6,t=-2.754,P=0.006)均明显升高,血清Na+水平(mmol/L:132.8±6.1比136.7±5.1,t=4.861,P=0.000)明显降低.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基线MELD、MELD-Na、iMELD与患者近期预后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8、0.404、0.470,均P=0.000),基线血清Na+水平与患者近期预后呈显著负相关(r=-0.365,P=0.0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基线MELD、MELD-Na、iMELD 3种模型的临界值分别为25.07、25.43、43.11分,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1、0.735、0.773,敏感度分别为55.3%、57.7%、63.5%,特异度分别为84.9%、84.0%、84.9%,3种模型的预测价值均无差异.3种模型根据各自的临界值将患者分为4组,病死率整体均存在差异(MELD的x2=34.740,P=0.000;MELD-Na的x2=36.861,P=0.000; iMELD的x2=50.127,P=0.000),且随3种模型分值增加,患者病死率均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基线MELD、MELD-Na、iMELD均能较好地预测初始治疗HBV相关ACLF患者的近期预后,对指导治疗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捆绑式治疗及其与炎症生物标志物的关系
下一篇:重组旋毛虫53000抗原蛋白通过激活M2型巨噬细胞减轻脂多糖对肝脏的损害

版权所有 ©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ICP备案:05052599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22号  邮政编码:3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