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关于学会
  • 期刊导读
  • 投稿须知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介绍
关于学会
期刊导读
投稿须知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学会动态

  • 建立全科制度 践行全人服务—2015中国全科...
  •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食...
  • 国家卫生计生委马晓伟副主任一行来中华医学...
  • 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携手全国呼吸界知名专...
  • 医学教育拓荒者 百年学会奠基人

通知公告

  • 关于公布2015年中华医学会等第二批Ⅰ类学分...
  • 关于申报2016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通知
  • 中华医学会关于请各地方医学会提供《2015中...
  • 中华医学会关于201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
  • 关于中华医学会推选院士候选人的公示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1 > 12 > 信息摘要

自主循环恢复后轻度低温对心室纤颤兔心功能和心肌结构的影响

【出 处】: 心室纤颤 自主循环恢复 低温 心功能不全 死亡率

【作 者】: 李银平 [1] ; 秦俭 [1] ; 范振兴 [1] ; 江利 [1] ; 陈文强 [1] ; 胡春林 [2] ; 赵妍 [1]

【摘 要】目的观察轻度低温干预对心室纤颤(室颤)兔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心脏功能、心肌结构和48h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采用心外膜电刺激致颤4min行心肺复苏(CPR)复制动物CPR模型,ROSC后即分别给予常温[(39.0±0.5)℃,n=103和低温[(33.5±0.5)℃,n=103处理;同时设常温(n=8)和低温(n=8)对照。各组均监测4h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48h存活情况;取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检测细胞凋亡[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测定左室心尖组织ATP、ADP、AMP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计算心肌能荷(EC)。结果①血流动力学:低温对照组和常温对照组比较,心率(HR)、左室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在基线后各时间段均有下降;左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和平均动脉压(MAP)在0.5h有显著差异,而在其他时段均无差异;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左室收缩期末压(LVESP)和股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在各时间段均无显著差异。②复苏后低温组与复苏后常温组比较,HR(次/min)和-dp/dtmax(mmHg/s)在ROSC后0.5、1、2、3、4h均有下降(HR:216.5±33.3比292.9±38.4,218.2±28.0比294.3±37.0,227.5±25.4比291.4±25.3,232.4±27.4比278.1±30.8,230.6±22.0比285.1±38.2;-dp/dtmax:1847.1±241.2比2383.3±470.9,1860.7±167.8比2154.6±319.5,1822.3±389.7比2239.7±379.0,1950.6±412.9比2229.6±392.4,1875.7±555.6比2396.7±420.1,均P〈0.05);LVEDP、+dp/dtmax、LVESP、股动脉血压(SBP、DBP、MAP)在ROSC后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③复苏后低温组48h心肌组织形态损害较复苏后常温组轻。④复苏后低温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低于复苏后常温组(26.39%比42.02%,P〈0.05)�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目标导向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
下一篇:左旋肉碱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版权所有 ©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ICP备案:05052599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22号  邮政编码:3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