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关于学会
  • 期刊导读
  • 投稿须知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介绍
关于学会
期刊导读
投稿须知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学会动态

  • 中华医学会关于反对世界医学会支持台湾以观...
  • 直播预告:第二届世界大健康院士论坛即将开幕
  • 厦门市医学会医学鉴定分会成立
  •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
  • 中华医学会举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宣传工作座...

通知公告

  • 关于对第二批分领域发布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
  • 关于申报2021年中华医学会第一批I类学分继...
  • 中华医学会关于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政...
  • 关于2021年中华医学会开展期刊II类学分继续...
  • 中华医学会声明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8 > 01 > 信息摘要

淡水与海水淹溺后绵羊体循环病理生理学参数变化的对照研究

【出 处】:

【作 者】: 杨万杰 [1] 冯庆国 [1] 刘晓智 [2] 王晴 [1] 赵雪峰 [1] 张茹梅 [1] 魏凯 [1] 滕洪云

【摘 要】目的 比较淡水与海水淹溺后绵羊体循环病理生理学参数的变化.方法 将24只健康杂种绵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2只.于机械通气和镇痛镇静状态下,分别将海水或淡水10~25 mL/kg经动物气管导管内注入以制备淹溺模型.观察两组动物淹溺前、淹溺即刻(注水完毕后)及淹溺后30、60、120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记录淹溺后尿液颜色变化及发生时间;于淹溺后120 min处死动物取心脏、肾脏、肝脏、脾脏和小肠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① 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两组淹溺前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淹溺前比较,淡水组和海水组淹溺即刻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左室最大收缩力指数(dPmax)和肺动脉楔压(PAWP)均明显升高,并随淹溺后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与淹溺即刻比较,淡水淹溺后30 min动物dPmax即明显降低(mmHg/s:919.83±14.51比2628.42±59.75,P<0.01),并低于淹溺前水平,直至120 min;淹溺后30 min CO虽较淹溺即刻有所回落,但仍明显高于淹溺前水平(L/min:8.25±0.66比5.75±0.73,P<0.01);全心舒张期末容积(GEDV)和PAWP于淹溺后120 min降至淹溺前水平〔GEDV(mL):642.92±7.29比638.25±7.00,PAWP (mmHg,1 mmHg=0.133 kPa):5.83±1.19比5.42±1.08,均P>0.05〕.与淹溺即刻比较,海水淹溺后30 min动物MAP、CO和PAWP即明显降低〔MAP(mmHg):90.50±3.58比159.42±3.18,CO(L/min):2.37±0.45比10.33±0.73,PAWP(mmHg):4.17±0.72比11.75±1.82,均P<0.01〕,且低于淹溺前水平,直至120 min.淹溺后30 min,海水组MAP、CO和PAWP即明显低于淡水组〔MAP(mmHg):90.50±3.58比117.42±1.78,CO(L/min):2.37±0.45比8.25±0.66,PAWP(mmHg):4.17±0.72比24.83±1.27〕,dPmax即明显高于淡水组(mmHg/s:1251.42±62.50比919.83±14.51,均P<0.01),并持续至120 min.两组淹溺后各时间点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 尿液的变化:淡水组动物均出现血红蛋白尿并持续至实验结束,出现时间为淹溺后20~35 min,平均(25.30±5.15)min;而海水组动物至实验结束均未发生尿液性状的明显变化.③ 淹溺后120 min器官组织病理学改变:淡水组动物心脏、肾脏、肝脏、脾脏、小肠等体循环器官组织水肿明显;海水组体循环器官组织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且部分组织细胞萎缩.结论 淡水淹溺后,动物表现为dPmax降低、CO和血容量升高,以及组织细胞水肿和溶血;而海水淹溺后表现为CO和血容量降低,以及部分组织细胞萎缩.

相关热词搜索: 淹溺 淡水 海水 血容量 溶血

上一篇: 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早期集束化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 VILI小鼠血清内皮细胞微粒变化

版权所有 ©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ICP备案:05052599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22号  邮政编码:3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