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关于学会
  • 期刊导读
  • 投稿须知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介绍
关于学会
期刊导读
投稿须知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学会动态

  • 建立全科制度 践行全人服务—2015中国全科...
  •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食...
  • 国家卫生计生委马晓伟副主任一行来中华医学...
  • 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携手全国呼吸界知名专...
  • 医学教育拓荒者 百年学会奠基人

通知公告

  • 关于公布2015年中华医学会等第二批Ⅰ类学分...
  • 关于申报2016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通知
  • 中华医学会关于请各地方医学会提供《2015中...
  • 中华医学会关于201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
  • 关于中华医学会推选院士候选人的公示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5 > 12 > 信息摘要

亚低温血液净化技术在瓣膜病术后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疗效及风险评估

【出 处】:

【作 者】: 肖红艳 ; 许卫江 ; 刘彬 ; 李颖 ; 危宇 ; 任海波

【摘 要】 目的观察通过血液净化实施亚低温治疗技术在心脏瓣膜病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以及风险。方法采用非盲法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和信封隐匿法分为常温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组和亚低温CBP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常温CBP组维持血温在36.5~37.3℃,亚低温CBP组则控制血温在34.0~35.0℃。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3d的心排血指数(CI)、氧供/氧耗比值(DO2/VO2)、急性生理学号漫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Ⅲ)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记录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BP时间和ICU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最终完成试验者共95例,其中常温CBP组47例,亚低温CBP组48例;两组患者人组时性别、年龄、术前心功能、心胸比以及瓣膜置换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常温CBP组治疗后1、2、3dCI、DO2/VO2比值、APACHEⅢ和MO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亚低温CBP组治疗后1dDO2/VO2比值即明显好转(2.5±0.7比1.8±0.4,P〈0.05),治疗后3dCI(mL·s-1·m-2:50.01±8.34比31.67±11.67)、APACHEⅢ评分(分:50.6±6.2比77.5±5.5)、MODS评分(分:6.0±1.5比9.3±3.4)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亚低温CBP组治疗后1d起DO2/VO2比值即明显高于常温CBP组(2.5±0.7比1.8±0.4,P〈0.05),治疗后2d起CI(mL·s-1·m-2:38.34±10.00比35.01±6.67)、APACHEHI评分(分:68.9±7.1比81.2±7.3)、MODS评分(分:8.9±2.7比10.6±2.4)即较常温CBP组明显改善(均P〈0.05)。在临床结局方面,与常

相关热词搜索: 心脏瓣膜病术后 心源性休克 亚低温 血液净化 Valvular heart disease Cardiogenic shock Hypothermia Blood purification

上一篇:白藜芦醇对脓毒症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下一篇:皮离蛋白多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版权所有 ©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ICP备案:05052599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22号  邮政编码:3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