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作用
【出 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计数
脓毒症
预后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
【作 者】:
江稳强
[1] ;
欧阳维富
[2] ;
陈纯波
[1] ;
朱高峰
[1] ;
黄林强
[1] ;
曾红科
[1]
【摘 要】目的 探讨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与血小板计数(VEGF/PLT)比值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生存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入选2009年9月至2013年3月广东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164例,排除年龄<18岁、慢性疾病终末期、3d内出现≥2个器官功能障碍、急性胰腺炎而未合并感染、预测生存时间≤28 d者,最终135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取患者入院当天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常规;离心取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VEGF浓度;计算7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随访28 d临床结局.根据28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VEGF与PLT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相关指标的预测效力.结果 与存活组(93例)比较,死亡组(42例)患者入院时VEGF(ng/L:471.73±198.34比383.49±266.54,t=-1.918,P=0.057)、PLT(× 109/L:220.40±127.60比246.42±100.72,t=1.275,P=0.204)、白细胞计数(×109/L:12.48±4.62比13.70±5.97,t=1.063,P=0.292)、平均动脉压[mrnHg(1 mmHg=0.133 kPa):86.50±12.04比91.03±13.10,t=1.557,P=0.123]和血乳酸(mmol/L:1.79±1.30比1.50±0.60,t=-1.768,P=0.0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死亡组VEGF/PLT比值和APACHEⅡ评分显著升高[VEGF/PLT比值:2.59±1.44比1.73±1.13,t=-3.756,P=0.000; APACHEⅡ评分(分):15.50±4.50比13.28±4.61,t=-2.022,P=0.045],氧合指数(PaO2/FiO2)显著降低(kPa:32.38±11.12比37.04±10.97,t=2.278,P=0.024).相关分析显示,VEGF与PLT呈显著正相关(r=0.27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VEGF/PLT比值是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为1.591,95%可信区间(95%CI)为1.164 ~ 2.175,P=0.004],其AUC为0.704±0.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水平对预后评估的意义
下一篇:降钙素原在心脏术后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