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关于学会
  • 期刊导读
  • 投稿须知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介绍
关于学会
期刊导读
投稿须知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学会动态

  • 建立全科制度 践行全人服务—2015中国全科...
  •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食...
  • 国家卫生计生委马晓伟副主任一行来中华医学...
  • 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携手全国呼吸界知名专...
  • 医学教育拓荒者 百年学会奠基人

通知公告

  • 关于公布2015年中华医学会等第二批Ⅰ类学分...
  • 关于申报2016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通知
  • 中华医学会关于请各地方医学会提供《2015中...
  • 中华医学会关于201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
  • 关于中华医学会推选院士候选人的公示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11 > 信息摘要

无创心排血量监测系统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猪模型呼吸循环功能的评价意义

【出 处】: 无创心排血量监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最佳呼气末正压 脉搏指示连续

【作 者】: 边伟帅 [1] ; 晁彦公 [2] ; 陈炜 [1] ; 王兰 [3] ; 李黎明 [2] ; 关键 [2] ; 盛博 [1] ; 甄洁 [1] ; 赵磊 [1]

【摘 要】目的:探讨无创心排血量监测(NICO)系统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实验依据。方法选择11只健康雄性家猪,经中心静脉缓慢注入0.2 mL/kg的油酸复制ARDS动物模型。应用压力控制通气对ARDS模型进行肺复张;采用NICO系统监测肺死腔率(VD/VT),以确定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同时测定心排血量(CO)及呼吸功能,记录基础值、ARDS时以及最佳PEEP时ARDS模型猪的VD/VT、肺动态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PaO2/FiO2)、肺泡通气量(Valv)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等参数,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同时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测量CO,并与NICO测量的CO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有7只猪成功制备ARDS模型;通过最低VD/VT方法测定的最佳PEEP值为(15.71±1.80)cmH2O(1 cmH2O=0.098 kPa)。与基础值比较,ARDS时VD/VT、Qs/Qt明显增加〔VD/VT:(72.29±8.58)%比(56.00±11.06)%,Qs/Qt:(21.04±15.05)%比(2.00±1.32)%,均P<0.05〕,SaO2、Valv则明显降低〔SaO2:0.888±0.108比0.999±0.053,Valv(mL):92.06±35.22比146.11±45.43,均P<0.05〕;而在用最佳PEEP通气后VD/VT、Qs/Qt、SaO2、Valv均恢复到基础值水平〔分别为:(61.07±9.30)%、(3.21±6.10)%、0.989±0.025、(117.14±41.14)mL〕。ARDS时Cdyn、PaO2/FiO2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Cdyn(mL/cmH2O):14.43±5.50比38.14±6.72,PaO2/FiO2(mmHg,1 mmHg=0.133 kPa):78.71±23.22比564.37±158.85,均P<0.05〕;应用最佳PEEP通气后二者均较ARDS时明显升高〔分别为:(19.71±4.86)%、(375.49±141.30)mmHg,均P<0.05〕,但仍明显低于基础值(均P<0.05)。在给予最佳PEEP通气后,NICO测量的CO较ARDS时有所下降,由(4.18±2.46)L/min 降至(3.95±2.69)L/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NICO监测系统测量的CO与PiCCO测量的CO有较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浆血管生成素2水平及其对预后的诊断价值
下一篇:老年与中青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特点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版权所有 ©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ICP备案:05052599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22号  邮政编码:300050